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> 202010
编号:13487505
3D打印技术在四肢近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20年4月5日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202010
     1.2 方法

    对照组常用常规手术,使用LISS钢板对胫骨近端进行固定,行外侧手术入路;用LCP钢板对桡骨和胫骨远端进行固定,以掌侧入路的方式进入桡骨远端,胫骨远端则行内侧手术入路。将手术部位进行充分暴露,将骨折处碎片清理干净,借助C型臂和X线机对位好骨折部位,使用螺钉对钢板进行固定,保证胫骨/桡骨与钢板稳定、服帖,完成固定后将克氏针拆除,进行清洗、消毒与缝合。

    研究组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,建立骨折三维模型-匹配及固定虚拟螺钉、虚拟钢板-建立导航模块-3D打印数字化虚拟模块-术前手术模拟-手术模拟效果及验证-开始实施手术。手术方法中消毒清洗及麻醉工作与对照组一致,此外,于术野下复位骨折位置,以术前手术模拟方案作为参考,将手术位置和打印好的导航模块进行骨面咬合,将克氏针钉入,随后将导航模块移除,再将钢板置入,并将模拟手术中相同规格的螺钉拧入,清洗、消毒及;患者术后定期复查,对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观察。

    1.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

    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、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,并进行比较;术后随访3个月,观察比较两组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,依据HSS评分量表,包括疼痛(30分)、功能(22分)、活动度(18分)、肌力(10分)、屈曲畸形(10分)、稳定性(10分),总分100分,分值高则功能好;同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......
上一页1 2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146 字符